“十四五”时期是推进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由档案大国向档案强国历史性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电子档案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明显提升,存储介质的损坏、各种网络病毒和管理员的监管问题是电子档案能否安全存储的关键所在,我们该如何实现电子档案安全存储?
当前,电子档案安全存储存在以下的问题:
①现有电子档案一般存储在磁盘(HDD)或固态硬盘(SSD)中,磁盘(HDD)一般寿命3~5年,且存在持续耗电,发热量大,易受电磁干扰,存储密度无法大幅度提升等问题,而固态硬盘(SSD)存在擦写寿命短,需要定期通电维护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磁盘(HDD)和固态硬盘(SSD)都无法实现电子档案安全存储,一旦介质损坏,会导致电子档案的丢失。
②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种网络病毒也随之而来,不仅破坏电脑数据,而且还会窃取电子档案资料,一旦感染相关的网络病毒将会给电子档案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③目前电子档案由电子档案管理员进行管理,如果电子档案管理员未对存储设备进行监督,可能会导致敏感电子档案资料在网上泄漏,而造成损失。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我们可以采用档案级蓝光光盘存储介质,因为档案级蓝光光盘具有“一次写入、不可重写、不可更改”的特性,有效的解决了电子档案易被篡改的问题。
其次,我们可以使用蓝光存储设备搭配电子档案长期保存系统对电子档案进行统一管理,这种系统具有高可靠性、高密度、大容量、遵循蓝光标准等优势,不仅可以保证我们的电子档案安全保存30年以上,还能定期对蓝光光盘进行检测,将有问题的蓝光光盘进行及时替换,实现电子档案安全长期保存。
此外,我们可以对电子档案采用“多副本备份技术+异地保存”的策略,将电子档案存储在不同的介质中,当一种介质中的电子档案发生损坏,另一种介质的设备可以恢复原有的电子档案。我们还可以将一份副本介质存放在异地,如本地存储设备发生损坏,异地存储设备也可以及时进行恢复。
然后,我们应组织专门的人员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定期对电子档案管理员进行培训,使他们熟悉怎么安装补丁程序来弥补程序缺陷,这样不仅可以防止非法人员利用漏洞盗取电子档案数据,还能及时进行修正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
电子档案是我国重要的数据资源,我们应该从多维度、多角度去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实现电子档案的安全存储。
![]()